设置

关灯

雪落花田时(续十一) (1 / 4)

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
        那队自行车灯渐近,竟是一群少年少女,约莫十几人,领队的是一位活力四射的年轻女子。他们在花田入口停下,每辆车上都载着大大小小的包裹和设备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是‘青年气候行动队’!”领队女子呼吸间呵出白气,眼睛在冬夜中闪闪发亮,“我们在做沿河自行车之旅,记录气候变化的影响,并推广可持续生活方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群年轻人听说了花田的故事,特地改变路线前来学习。他们带着各种环保科技设备:便携式水质检测仪、空气质量监测器、甚至还有一台小型土壤成分分析仪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想用这些设备帮助花田进行更精确的环境监测,”一个戴眼镜的男孩腼腆地说,“同时向你们学习传统生态智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花田大家庭热情地接待了这群年轻人。尽管已是深夜,刘婶还是迅速准备好了热食热饮,大家围坐在故事馆里,交流直至深夜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群年轻人的到来为花田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监测设备,还有无限的活力和新鲜的想法。领队女子名叫周楠,是一名环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,她发起了这个青年行动队,旨在连接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周楠和队员们的帮助下,花田建立了一个更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。陈星与他们合作,将数据实时上传到“世界花园网”,供其他社区参考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更重要的是,这群年轻人从花田学到了无法在课堂获得的知识:如何观察自然细微的变化,如何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关联,以及如何建立真正可持续的社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以为我们是来传授科技的,”周楠在日记簿中写道,“却发现花田教会我们的是如何与科技共处,而不是被科技支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春天来临,这群年轻人准备继续他们的旅程时,提出了一个建议:创建“花田青年营”,邀请更多年轻人来体验和学习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一届青年营在初夏举办,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。营员们不仅学习种植和环保知识,还参与了一个特别项目:创建“未来花园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项目要求年轻人设计一个能够应对未来气候挑战的花园模型。令人惊喜的是,许多设计融合了传统智慧和创新科技,有的甚至被专业设计师评价为“具有前瞻性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