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“看,科技也能用来守护生命。”小凡感慨道。
陈星从此成了花田的技術顾问。他不仅维护灌溉系统,还帮花田建立了数字档案,将三本厚厚的日记簿内容数字化,方便更多人。但他规定所有电子设备必须在日落后调至暗模式,减少对夜间生态的影响。
盛夏时节,花田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婚礼。一对曾在花田相识的恋人决定回来举办仪式。新娘手中捧的不是普通花束,而是用花田各种干花和种子特制的手捧花,结束后可以拆开播种。
“希望我们的爱情像这些种子一样,在不同的地方生长开花。”新娘在仪式上说。
这场婚礼开启了花田的新功能。越来越多的人来此举办小型庆典——生日、纪念日、甚至简单的团聚。每个人都会在活动中种下一些植物,作为纪念。
李哲的“忆笑”玫瑰已经长得十分茂盛,成为情侣们最爱驻足的地方。他应大家要求,开始教授玫瑰栽培课程,并将所得全部捐给花田维护基金。
一个闷热的下午,天空突然乌云密布。气象预报说即将有一场罕见的强风暴。大家紧急行动,保护娇嫩的植物和设备。就在风雨欲来之时,一辆越野车急速驶来,跳下几个身影——是之前来过的植物学者们。
“我们看到天气预警,特地赶来帮忙!”领头的教授喊道,已经穿上雨衣投入工作。
在专家们的指导下,大家采取了最有效的防护措施。当风暴真正来临时,所有人躲在故事馆里,听着外面狂风呼啸,雨点猛烈敲打屋顶。
紧张中,小凡拿出小提琴,奏起舒缓的旋律。渐渐地,有人开始跟着哼唱,声音越来越齐,盖过了外面的风暴声。
风暴过后,花田受损不轻,但核心区域和大多数植物都保住了。更令人惊喜的是,风暴带来了一些远方植物的种子,混在泥土中,等待着发芽的机会。
清理和修复工作持续了数日。在这过程中,大家发现风暴造成了一个意外结果——雨水在山坡一侧冲出一道小沟,正好可以改造成一条小溪,连通生态池塘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