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雪落花田时(续六) (3 / 4)

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
        “大自然自有它的安排。”杨女士观察后说,“我们应该顺势而为,而不是完全修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新的水利工程开始了。陈星设计了一套雨水收集和循环系统,王师傅带人施工,孩子们帮忙搬运小石子,形成了一条蜿蜒穿过花田的清澈小溪。

        夏末的一个清晨,最早来到花田的朵朵发现溪水边出现了几只从未见过的水鸟,正在优雅地觅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它们是候鸟,可能被风暴改变了路线,”小雨通过望远镜观察后说,“但看起来很喜欢这里的新环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花田的生态系统越发丰富起来。小溪吸引了更多昆虫和小动物,而它们又吸引了更多鸟类。林晓开始绘制花田的生态图谱,记录每个物种的到来和变化。

        随着夏去秋来,花田迎来了第二个收获季。这次不仅有植物种子,还有更多故事和经验可以分享。大家决定举办一个“丰收节”,邀请所有曾经来访过花田的人回来团聚。

        丰收节那天,花田比开放日还要热闹。曾经的小游客已经长高了不少,曾经的陌生人现在像老友一样重逢。每个人都能指出自己种下的植物,分享它们成长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 陈星开发了一个增强现实应用,游客用手机扫描植物,就能看到它的来源故事和种植者的信息。科技与自然在此完美融合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哲的岳母也来了,坐在“忆笑”玫瑰旁的长椅上,向来访者讲述她女儿的故事。许多人听后都红了眼眶,然后去种子交换角留下自己的种子和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 最令人动容的时刻是当那位失去孙子的老者再次来访。大家带他看了以他孙子名字命名的小花园,如今已经花开繁茂。老人默默站了许久,然后从包里拿出一本素描本——是他孙子的遗作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想把它留给花田,”老人说,“这里是他最后快乐过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素描本被放在故事馆特别设置的展示区,visitors一页页翻看,能看到一个年轻艺术家眼中的花田之美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