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雪落花田时(续六) (1 / 4)

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
        那沿着小径走来的人影渐近,月光下显出一个年轻人的轮廓。他手中捧着的不是种子,而是一个方形的盒子,脸上带着犹豫和期待交织的神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请问...”年轻人走近石桌,声音有些紧张,“这里是花田故事馆吗?我听说这里收集故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晴点点头,微笑着示意他坐下。年轻人自我介绍叫陈星,是一名程序员,盒子里装的是他刚开发完成的一套智能灌溉系统的控制核心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读过关于你们的花田日记,”陈星打开盒子,里面是精密的电子元件,“王师傅的自动灌溉系统给了我灵感,我想...也许能帮忙做些改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时王师傅正好走来,听到对话立即感兴趣地凑上前。一老一少很快就沉浸在技术讨论中,完全忘记了时间。陈星带来的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、光照和养分水平,甚至能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进行精准灌溉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但这会不会太科技了?”讨论告一段落时,陈星突然担心地问,“花田这么自然的地方,加入智能系统会不会破坏了它的本质?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师傅拍拍年轻人的肩:“孩子,工具没有好坏,关键看怎么用。就像画笔,在不同人手中能画出不同的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花田开始了科技与自然的融合实验。陈星在王师傅的指导下,将智能系统巧妙地融入现有的灌溉系统中,几乎看不出痕迹。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系统在最低能耗下运行,最终他们决定采用王师傅的太阳能装置为主,只在小范围使用电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调试系统的那几天,陈星也住进了花田附近的小屋。这个习惯熬夜写代码的年轻人最初与花田的作息格格不入,直到某个清晨,刘婶拉他一起收获成熟的葵花籽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从来没看过日出,”陈星后来在日记簿上写道,“也没想过亲手从土地里收获食物是什么感觉。代码能虚拟世界,但触摸不到阳光的温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系统正式运行的那天,大家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启用仪式。陈星紧张地盯着控制面板,当数据显示一切正常时,他松了口气,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最大的惊喜发生在一周后。系统夜间监测到月光草区域湿度异常,发出警报。大家赶去检查,发现是一只受伤的狐狸在那一带做了窝,还刚生了一窝小狐狸。灌溉系统自动避开了那个区域,没有打扰到它们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