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苏晴把手机揣回兜里,晚风带着雨后的凉气吹过来,可心里却暖得发烫。她想起刚才林晓说的话:“原来这里的光,不是灯照出来的,是大家凑出来的。”是啊,李奶奶的毛线靠垫、孙哥的三轮车、王师傅的防水胶带、林晓的豆沙包,还有男孩的太阳画,这些细碎的星光凑在一起,就成了不管下雨还是黑夜,都能让人安心的太阳。
走在回家的路上,她抬头看见街对面的暖心角,灯还亮着——暖黄的光透过毛线灯罩,在地上投出小太阳和草莓的影子,像撒了一地的星光。她忽然想起明天要做的事:帮林晓整理绘本,给男孩准备新的彩笔,还有,把老周今天拍的照片,都贴满展示区的墙。
原来这条街的故事,从来不是结束,是每个“下次见”里,都有人带着新的星光来,然后一起,凑成更亮的太阳。第二天的晨光刚漫过街角,孙哥的三轮车就“吱呀”停在了暖心角门口。车斗里的保温桶冒着热气,他掀开盖子,红豆粥的甜香立刻飘出来——比昨天多放了把红枣,是凌晨特意去早市挑的。“林晓说带豆沙包,配粥刚好。”他一边念叨,一边把保温桶摆在折叠桌上,又从车里拎出块干净的桌布,仔细铺好。
面包店老板娘的烤箱早亮了灯,玻璃窗里飘出黄油香。她端着两盘刚出炉的蔓越莓面包走过来,盘子边还摆着袋烤得金黄的面包边:“昨天剩的面包边,今天烤脆了,给孩子当小零食。”刚放下盘子,就看见林晓背着书包跑过来,怀里抱着个保温饭盒,脸颊红扑扑的:“阿姨!我妈妈凌晨三点就起来包豆沙包,还热着呢!”
苏晴刚打开门,就被豆沙包的甜香裹住。林晓打开饭盒,雪白的豆沙包上印着小小的太阳纹——是妈妈用模具压的,和李奶奶织的挂件图案一样。“我还带了书签!”林晓从书包里掏出叠卡纸,上面画着雨棚、积木桥,还有暖心角的大家,“夹在绘本里,小朋友翻书时能看见。”
两人刚整理绘本箱,就发现几本旧绘本里夹着小纸条。有张画着草莓的纸条,歪歪扭扭写着“谢谢给我饼干的叔叔”;还有张画着小太阳,下面是“我下次还来搭积木”。林晓把纸条轻轻夹在透明文件夹里,贴在绘本箱侧面:“这些都是大家的心意,得好好留着。”
“周叔叔!我带新积木啦!”男孩的声音从门口传来,手里拎着个装满积木的小桶,孙哥跟在后面,手里拿着块木板:“昨天听他说想搭更稳的桥,我找了块废木板当底座。”两人蹲在地上,男孩负责拼桥身,孙哥帮他扶着木板,王师傅刚好拎着工具箱过来,看见这场景,从兜里摸出串小彩灯:“上次装灯剩的,缠在桥栏杆上,晚上亮起来好看。”
张叔拎着水果篮过来时,暖心角已经热闹起来。他把洗好的草莓和圣女果摆在盘子里,又拿出把小叉子:“刚从摊位上挑的,最甜的一批,给孩子和林晓当课间餐。”正切着水果,就看见李奶奶的轮椅过来了,车斗里放着个新织的毛线挂毯,上面绣着“绘本角”三个字,边缘缀着小太阳挂件:“给绘本箱织的,挂在上面,看着暖和。”
老周的拍立得又“咔”响了。一张拍的是林晓坐在绘本箱旁,正给两个小朋友读《小熊的温暖小屋》,手里捏着自己画的书签;一张是男孩和孙哥一起搭积木桥,王师傅蹲在旁边帮他们缠彩灯;还有一张是李奶奶坐在轮椅上,手里捏着毛线针,正给挂毯缝最后一颗纽扣,张叔递了块草莓过去,刚好喂到她嘴边。
“桥搭好啦!”男孩举着小旗子跑过来,新搭的积木桥比上次宽了些,木板底座稳稳的,栏杆上缠的小彩灯闪着暖光。林晓放下绘本走过去,轻轻碰了碰桥身:“真稳,下次可以让小朋友在上面‘走’小玩具车。”孙哥笑着点头,从兜里摸出个小塑料车,放在桥上:“我早就备好啦,给孩子们当礼物。”
苏晴走到白板前,拿起笔在“下次计划”下面加了行字:“绘本分享会——林晓当小老师”。刚写完,林晓就凑过来,眼睛亮了:“我可以吗?我还能准备小故事!”“当然可以!”李奶奶笑着说,“我再织几个小书签,到时候给来的小朋友当礼物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