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雪落花田时(续八) (2 / 4)

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
        到达学校时,孩子们已经整齐地等在校门口,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期待。校长感激地告诉大家,孩子们听说要建自己的花园,兴奋得好几天没睡好觉。

        建设工作热火朝天地展开。大人们负责重体力活,孩子们则帮忙传递工具、播种、浇水。当地村民也被吸引过来,有的提供帮助,有的贡献出自家的农家肥,有的拿出珍藏的种子。

        短短两天时间,一片荒芜的空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花园。不仅有花卉,还有蔬菜和草药,每个班级都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责任田。

        最令人动容的时刻是告别时,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走到苏晴面前,递给她一包用旧报纸仔细包裹的种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我奶奶生前留给我的,”小女孩说,“她说这是从她奶奶那里传下来的特殊豆种,现在我想让它也在你们的花田里生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晴蹲下身,郑重地接过种子:“它会在花田里有一个特别的位置,我保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回程的路上,大家虽然疲惫,但心满意足。这个项目开启了花田的另一个方向——社区外延和知识共享。

        随后的几个月里,花田团队又帮助建立了三个社区花园和一个养老院的疗愈花园。每个项目都根据当地需求和条件量身定制,强调的是可持续性和社区参与,而非简单地给予。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花田本身也在变化。那个小女孩赠送的传家宝豆种已经发芽生长,展现出奇特的紫色藤蔓和豆荚。小雨研究发现这是一种几乎绝迹的传统品种,营养价值很高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婶尝试用这种豆子制作各种食品,最终开发出一款特别受欢迎的“传家宝豆糕”,成为花田的新特色。部分收入被汇给那所山村小学,作为他们的校园花园基金。

        夏天来临之际,花田迎来了一个国际交流团——来自不同国家的社区园丁和环保主义者。他们听说花田的故事,特地组织起来参观学习。

        交流团成员各有所长:有的擅长垂直种植,有的精通朴门永续设计,有的专注于传家宝种子的保存。他们在花田停留了一周,不仅学习了花田的经验,也分享了各自的专业知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