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秋日的星光落叶与流动的暖 (1 / 8)

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
        秋日的风裹着梧桐叶落在暖心角的玻璃窗上时,男孩正踮脚够绘本架顶层的书。指尖刚碰到书脊,就看见玻璃上凝着一层薄薄的水汽,他用小手指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太阳,却很快被新的水汽晕开:“苏晴姐姐,太阳会跑掉怎么办呀?”

        苏晴还没来得及回答,李奶奶的轮椅就“沙沙”碾过满地落叶停在门口,车斗里的毛线筐上别着片金黄的银杏叶——是早上买菜时捡的,叶脉在阳光下像撒了层金粉。“傻孩子,”李奶奶举起银杏叶,“咱们把‘太阳’夹在书里不就跑不了了?落叶压平了做书签,又防潮又好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话刚落,王师傅就扛着卷纱窗网过来,手里还拎着个木盒子:“我从店里找了块旧纱窗,拓叶脉正好用,盒子里是我刻的‘暖心角’木模,印在书签上,一看就知道是咱们的。”他蹲在石凳旁展开纱窗网,把银杏叶铺在上面,又压上张白纸:“你看,用铅笔轻轻涂,叶脉就出来了,跟画画似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哇!这个我会!”林晓从书包里掏出彩笔和卡纸,“我还带了亮片,上次手工市集剩的,贴在叶脉旁边,像星星!”正说着,街角文具店的小夏抱着个纸袋子走过来,手里还攥着块半干的抹布——她午休时总来擦书架,今天看见大家忙,也忍不住凑过来:“我这里有荧光贴纸,晚上看书时,书签会发光,像小太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夏把贴纸倒在桌上,有星星的、月亮的,还有小小的枫叶形状。男孩立刻拿起一张贴在刚拓好的叶脉书签上,举着在阳光下晃:“你看!会闪!小夏姐姐,你也来做一个吧!”小夏蹲下来,指尖轻轻碰着银杏叶,小声说:“我以前在老家,也捡过枫叶夹在课本里,给远方的爸妈写信时,会把叶子贴在信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奶奶听见这话,从针线筐里拿出团浅褐色毛线:“那咱们给书签织个穗子吧,像信笺上的流苏,你写信时,也能把穗子拆下来当书签。”说着就教小夏绕毛线,“先打个结,再绕三圈,针从这里穿过去……”小夏学得慢,手指被毛线绕住时,李奶奶就握着她的手一起织,阳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,毛线穗子慢慢成形,尾端还坠着颗小珠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周的拍立得“咔”响了——一张拍的是王师傅帮孩子压纱窗网,银杏叶的影子落在白纸上;一张是李奶奶教小夏织穗子,毛线在指尖绕成圈;还有一张是男孩举着荧光书签,在阳光下笑得露出小虎牙。照片洗出来,苏晴贴在白板“落叶书签工坊”那行字旁边,旁边还加了行小字:“每片叶子,都是给秋天的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可没过两天,面包店老板娘就急匆匆跑过来:“糟了!我的烤箱坏了,明天的邻里烘焙日怕是办不成了!”大家正发愁时,孙哥拍了拍三轮车:“怕啥!我把车斗改改,放个铁架子,底下烧炭,就是移动烤炉!”张叔也跟着点头:“我家有炭火盆,还能烤红薯,上次林晓说用锡纸包着烤,甜得流油!”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一早,暖心角的空地上就支起了“露天烘焙摊”。孙哥的三轮车里摆着铁架子,上面放着烤盘,炭火盆里的炭烧得通红,飘着淡淡的炭香;张叔拎着袋红薯和锡纸,教孩子们把红薯裹紧:“要多包两层,不然会糊,烤四十分钟,就能吃甜糯的红薯啦!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夏也带了东西来——是文具店剩下的牛皮纸和麻绳,“可以用这个包点心,比塑料袋环保,还能在纸上画小太阳。”她教孩子们在牛皮纸上涂鸦,有的画烤红薯,有的画小饼干,还有的画了个大大的暖心角,旁边写着“我们的烘焙日”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包店老板娘把和好的面团分给大家,教孩子们揉小饼干:“把面团揉成圆的,再按一下,撒点糖霜,烤出来就脆啦!”男孩揉了个歪歪扭扭的饼干,上面还嵌了颗小樱桃:“这个给孙叔叔,谢谢他的移动烤炉!”孙哥接过饼干,笑得眼睛都眯了:“等烤好,我第一个吃!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