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雪落花田时(续五) (3 / 4)

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
        老妇人凝视着玫瑰,眼泪无声滑落:“我是李哲的岳母。我的女儿...她生前最爱玫瑰。”她从包里取出一个陈旧的信封,“这是她生前写的,说如果有一天有了以她名字命名的花,希望我能把这个交给照顾那花的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信封里是一封信和一小袋特殊的玫瑰种子。信中,李哲的妻子写道:“花是记忆的容器,每一朵绽放的都是某个时刻的永恒。愿种花之人懂得,最珍贵的不是花本身,而是它唤醒的情感与联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天傍晚,当李哲照常来到花田时,发现玫瑰旁多了一张小长椅,上面刻着他妻子的名字和生卒年月。老妇人坐在长椅上,微笑着向他招手。

        人们远远看着母子二人坐在玫瑰旁轻声交谈,夕阳为他们镀上一层金边,那画面美好得如同林晓笔下的油画。

        随着夏天深入,花田故事馆的主体结构终于完工。那是一座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的建筑,大部分材料是回收利用的,屋顶种植着各种耐旱植物,雨水收集系统为王师傅的灌溉系统提供了补充能源。

        开馆日选在了夏至这一天。馆内不仅展示了花田的发展历程和三本厚厚的日记簿,还有林晓和小凡创作的花田系列画作,刘婶的种子食谱展示,王师傅的发明创造,甚至还有一个“种子交换角”,让人们可以带来自己的种子与他人分享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的一个互动装置——一面“故事墙”,上面挂满了来访者写下或画下的记忆碎片,随着时间推移,这面墙不断生长、变化,如同花田本身。

        夏至庆典上,花田大家庭的所有成员都站在故事馆前,由林晓为大家画了一张大合影。照片中,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背后是繁花似锦的花田和崭新的故事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还记得花田最初的样子吗?”当晚,大家围坐在石桌旁时,苏晴感慨道,“当时只有几株山海花和荒漠葵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师傅笑了:“那时候我只想修修鞋,打发退休时间。”刘婶接话:“我只想找个地方种点好吃的。”李奶奶点头:“我就帮忙缝缝补补。”小凡看着母亲:“我当时只想逃离。”小雨轻声说:“我只想为奶奶的月光草找个安身之处。”李哲望着远处的玫瑰:“我只想纪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晓正在画本上速写此刻的场景,抬头微笑:“而现在,我们创造了这一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